7月29日,是我院赵村辉医师到埃塞俄比亚整一个月的时间,也是他们医疗队正式进科室的第一天。科主任Seble及科室护士Meklit和Birhan对中国医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给他们详细介绍了科室的基本情况,从针具的摆放甚至具体到员工卫生间的位置,让赵村辉和另外一位同志倍感亲切。


上午,在克服语言交流障碍,通过手势比划、借助手机翻译的条件下,赵村辉和另一位援非同事共针灸、手法治疗30余人次。通过当天的治疗,他们发现在当地面瘫及腰腿痛病人占绝大多数,但因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导致病人的相关检查不完善,治疗较单一,难以满足病人需求。赵村辉和同事们都迫切希望在熟悉当地医疗情况后能给与其尽可能多的帮助,来提高当地医疗质量。


虽然来到埃塞俄比亚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赵村辉感觉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最大感受,就是既“陌生”又“熟悉”。在远隔祖国千万里的另一块大陆上行医,面对医院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工作和生活习惯的同事和病人,最开始自然是陌生的。但熟悉的痕迹又无处不在。在埃塞俄比亚,中国生产和捐赠的医疗器械和其他商品早已成为品质的象征,所以,赵村辉在操作和检修埃方医院里的医疗设备时,他总会在设备上找到熟悉的中国字。同时埃塞俄比亚的人民也以最大的善意包容、欢迎他们这群远道而来的中国医生。
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迪斯亚贝巴被称为“鲜花之城”,在这里绽放的,除了各色明媚的花朵,还有像赵村辉等一批批中国医疗队与埃塞人民在一次次医疗援助中悉心栽培和浇灌起来的“友谊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