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钢板手术方案摆在眼前,这位扎根洛阳的东北籍教练却选择用千年中医智慧续写职业生涯。从急诊室到训练场,一场关于“骨肉新生”的速度与激情正在上演……
4月11日晚,洛阳市某立交桥下,伴随刺耳的急刹车声,54岁的杨教练连人带车重重摔下。右肩瞬间肿成馒头,其肋骨的剧痛让呼吸都变成酷刑——X光显示:右锁骨骨折,断端分离,骨折移位明显!这位资深乒乓球教练,看着自己无法抬起的惯用手,想起了正在训练的学员。“切开复位 钢板”的方案让杨教练陷入挣扎。首诊医院急诊科里,这位哈尔滨籍教练摩挲着陪伴十几年的球拍:“植入金属意味着至少三个月不能示范扣杀动作。”深夜,同为洛阳球队教练的老友发来微信:“去咱洛阳正骨试试,这个医院的中医正骨是绝活!”
CT影像在数字化会诊平台上逐层展开,手法正骨二科主诊医师赵朝锋带领团队运用AI骨伤智能分析系统精准定位:“斜形骨折线形成天然生物力学轨道,6小时内的组织水肿期正是手法复位的黄金窗口。”基于循证医学决策系统,团队调取近五年306例相似病例大数据,结合《锁骨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最终锁定“锁骨骨折手法闭合复位锁骨带固定”的非手术方案。“对于中老年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主流治疗方案,但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可采用手法复位锁骨带固定,它适合于那些追求非手术治疗途径的患者,尤其适合骨折类型适宜且患者依从性好的病人,该方案特别适合杨先生这类有运动康复需求的职业群体。”赵朝锋解释到。

复位前

复位后
“这才是我期待的中医特色治疗,结果太好了,每天都能感觉到骨肉在重组新生!”杨教练对于目前恢复进度感慨着。4月21日早8点,杨教练举着锦旗来到手法正骨二科:“作为新洛阳人,今天才算真正见识到洛阳正骨绝技!”他兴奋地展示着逐渐恢复的右肩。


当54岁的杨教练乒乓球拍再次划出完美弧线,这场现代医学与传统正骨的对话,不仅成就了一个东北汉子的洛阳情缘,更让千年正骨绝技在新时代迸发出耀眼火花。期待杨教练在我院特色中医正骨的治疗让更多运动爱好者看到:有些“伤筋动骨一百天”的传说,该被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