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责任叫志愿。由于来院患者众多,小至婴孩,长至百岁老人,加上防疫工作的持续,入院人员需进行严格筛查和限制,使得不少困难患者就医不便。为了使患者有人帮扶、有人引导,郑州院区在院内开展“从心开始 志愿同行”郑州院区志愿者活动。
为了进一步扩充志愿储备队伍,郑州院区党总支、团支部面向全院区招募志愿者。从5月12日开始自愿报名,三天时间内院内职工报名人数达到190人,其中除了行政工作人员外,还不乏医生、护士的名字,他们在稳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余,抽出宝贵时间,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中,为患者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在志愿活动开展前,郑州院区管委会主任孙永强、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吴军对志愿者储备队伍进行岗前培训。志愿活动要求在岗志愿者为来院就诊过程中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挂号、出入院、检查、转运、病历复印等咨询服务或者协助其办理手续,以及为老弱病孕残等困难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本次院内志愿活动于5月16日正式开展。手术室护士长刘青阁是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角色为别人提供服务,工作时遇到一位1935年出生的老人慕名前来就医,老人家和老伴走进门诊大厅,一脸茫然,刘护士长帮助老人家办理了就诊卡,搀扶他进入候诊区。期间老人的孩子打来电话,告诉老人没有车位,不好停车,让老人先找个地方坐下等着他。老人家告诉孩子,这个医院有人帮助他,让孩子别着急,马上就有医生给他们看病。挂了电话,两位老人对医院连连称赞。一天的志愿服务结束后,刘青阁护士长感受颇多:“我们家里也有老人,我们也希望自己和家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能得到帮助,爱心是最具有传染力的,其实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到了周末,来院就诊的患者依然接踵而至。其中有一位腰椎关节紊乱的患者,身背双肩包独自一人行动缓慢的走进门诊大厅。作为志愿者的手术室护士常青主动上前帮患者背双肩包,借轮椅推着患者办理就诊及住院手续,并添加微信协助其顺利挂号。原来这位患者是一名机场空管人员,独自一人刚从上海来郑工作,就诊过后,他对医院的志愿帮助赞不绝口。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对于志愿者来说这些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困难患者而言却是雪中送炭。志愿者们主动提供的暖心帮助,使得患者不仅从身体上减轻病症带来的压力,也从内心感受到了无形的力量支持。
面对全院区医护、行政人员的积极报名和用心服务,孙永强主任说到:“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都有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发扬主人翁精神,让患者有好的就医体验,增加可信度,强化心中品牌效应!让医院可持续发展走上快车道,我们一起努力!”

一点一滴汇爱心之海,同心同德做奉献使者。医院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就是维护患者身体健康,解除患者病症苦痛。除此之外,良好的就医环境和高效的就医体验能够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相信随着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进行,会让更多来院患者感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