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数月的新冠疫情,随之优化的门诊就医流程,使门诊整复室日处置量大增,接诊的患者各个年龄组都有,每天换药、拆线、拔针、打石膏的患者络绎不绝。疫情影响了学生复学,某种程度上小儿骨伤患者较往年有所增加,如何提高孩子和家长对治疗的配合度是一大难题。
一日,一个学龄前的女孩由妈妈陪伴去整复室打石膏,孩子恐惧哭闹不停,家长焦虑不安,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让那个孩子平静下来配合打石膏,最终石膏是在孩子的哭闹中完成的。打完石膏家长不满的说“你们应该等我给孩子商量好了再打石膏才对,这样操作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的……”
如何通过口罩下双眼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安全感,如何通过快速有效的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大家思来想去坚信爱心是解决问题最好方法。主动和患儿和家长拉家常,让孩子感知关心和爱护,同时整复室人员找来各种各样的彩纸折叠手工作品,有坦克、大炮、飞机、狗、狮子、老虎等,摆放在窗台上,小儿患者治疗前先引导其观看,选中喜欢的手工作品,告知如果配合治疗,走时可以送给他。


一个3岁多的男孩儿,肱骨髁上骨折石膏外固定,进门哭闹不停,抱着妈妈脖子不让护士动他胳膊,大家分工合作一人准备用物、一人和妈妈沟通了解孩子情况,一个拿折纸玩具分散孩子注意力,孩子看到坦克后慢慢安静下来,因势利导问孩子想要吗,如果想要的话可以教他折,边说边折叠,一左一右一个坦克折叠好了。这时候告诉孩子,咱们先把石膏打好,让胳膊尽快好起来,就可以自己折了,如果打石膏时不哭不动配合的话,这个坦克就可以送给他。通过积极安抚沟通,他手里拿着喜欢的纸坦克,在护士的怀里打石膏睡着了,那一刻家长感动、护士开心。小小的手工折纸为整复室增添暖意,点滴中传递爱心,真情换取信任,让我们行动起来,把温暖和爱传递给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