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门诊党总支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郭会利的带领下,同洛阳市瀍河区纪检监察委的同志们一起前往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旧址进行参观,学习“洛八办”的红色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前辈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革命精神。

“洛八办”成立于1939年初。1938年春,日军加强了攻势,企图连结华北与华中战场,在山西封锁了吕梁山,切断了陕北与晋东南的交通线。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在洛阳设立一个八路军办事处。1939年初,卫立煌接替程潜任一战区司令长官,同意把通讯处改为办事处。自此,“洛八办”正式成立。

“洛八办”地理位置特殊,它是联系延安与华北、华中根据地的交通枢纽,是我方过往人员的落脚点和物资的中转站。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内,它为根据地筹集、运送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徐海东、彭雪枫等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人也曾先后到过办事处。刘少奇三过办事处,彭德怀两次到办事处检查指导,他们在洛阳会见卫立煌等人,协调解决了很多问题。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也诞生于此。

从1938年冬筹建,到1942年初撤离,“洛八办”共坚持了三年半时间。鼎盛时期,人员多达130多人,主要负责情报工作。在这三年半时间内,先后有刘向三、子久、袁晓轩三任处长。
在这三任处长中,刘向三、刘子久两位处长建国后均官至副部级,分别担任水利部和劳动部副部长。刘向三享受正部级待遇。袁晓轩则走上另外一条道路,于1942年初被军统策反,登报宣布脱党,背叛了革命,1975年被特赦出狱。
1942年初,办事处第三任处长袁晓轩叛变,供出卫立煌在心理上向我党靠拢的事实,致使卫立煌被撤职并被招回重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由蒋鼎文继任。蒋鼎文一到任,立即下令撤销“洛八办”。在这种形势下,办事处已经无法履行使命,因此,中央决定将办事处人员撤回延安。“洛八办”在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活动结束后,党员们在纪念馆合影留念。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员们的爱祖国热情和爱党信念。党员们纷纷表示会牢记革命先辈们不怕艰辛、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并会将先辈们的精神,落实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梦想,有信仰的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