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院概况 医疗信息 来院就医 院务公开 医院文化 科研教学 党群工作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陪伴郭老的日子里......

字体【    发布时间:2016/5/11 20:46:00    文章来源:vip病区    浏览量:
 

张晖:2002年入职,20078月至今一直护理郭院长

    永远的回忆--我心中的郭维淮院长 这是一个悲痛的时刻,2016429529分,敬爱的郭院长,静静地离开了我们。听到这一噩耗,大家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悲痛万分。 郭院长是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国医楷模,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名誉院长,河南省正骨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医正骨》杂志主编。 郭院长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父母学医,新中国成立后,他和母亲(平乐郭氏正骨的第五代传人),打破封建世俗,无私地把祖传秘方和医术献给了国家。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将“平乐正骨”学术发扬光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正骨人才。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堪称正骨国手,大医风范。  他走了,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安静了。我们心痛,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人生楷模。我们隔着泪眼,见到的是冷清的灵柩。我们努力追寻,却只有他慈祥的照片。我们的泪水没能阻止死神对他的召唤,亲人日夜的守护也没挡住他走向天堂的脚步,让我们把这份美好的回忆永远珍藏在心里。    

    初见郭院长,是在ICU的隔离病房,他刚刚做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第三天。躺在病床上的他显得很虚弱,因帕金森后遗症,说话困难,声音微弱,进食水时,易进入气管引起呛咳,造成肺部感染,医生建议鼻饲饮食。郭院长和蔼可亲,一点架子都没有,积极配合治疗。 记得有一次我值夜班,躺在病床上的他很难受,为了让他的心情好一点,我就说:“郭院长,我给您唱首歌好吗?”当时想,革命歌曲老院长应该喜欢,于是我鼓起勇气,唱了一首《打靶归来》。他听完后,用微弱的声音说:“不要骄傲,继续努力。”这短短几个字,是老院长对我的期望,也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他语重心长,让我久久难以忘怀,这些年,我一直记得他说的话,在工作中,在生活里,时刻提醒自己。 郭院长为人十分低调,每次在病房外看到生活困难的病人,都会轻轻地给三女儿说:“给他们点钱,让他们买点吃的。”他的语速缓慢,声音很轻,脸上却流露出真诚和温暖的笑容,他辛劳的一生让我们无时无刻不铭记,在自己生病期间还心系患者的温饱,从医几十年来,他治好了无数的病人,没有收受过病人的礼品,不管面对什么病人,他都一如既往的不卑不亢。他用“大爱”告诉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今天的生活不容易呀!这么慈祥的一位老院长怎能不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呢?    在护理郭院长的8年期间,我还发现他特别喜欢听有关医院的发展和医学方面的新闻,于是我就每天下午抽出点儿时间,给他读报。虽然有时深受病痛的折磨,但他总是认真地听着,偶尔还会评论几句,话虽不多,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亲切感。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医院的建设,关心着医疗事业的发展。 由于长期卧床,相关的并发症随之而来,肺部出现反复感染,抵抗力减弱,病情日渐加重,看着他极度消瘦的身体,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每天都要依靠静脉营养袋24小时来维持,大量的静脉输液、吸痰、吸氧、雾化吸入、翻身扣背等,所有的治疗都使他身心疲惫,虽然他不说话,但从他的眼神中能感受到,他是多么的痛苦和难受,轻轻地擦去他眼角的泪水,握住他的手,给他鼓励和陪伴,他的内心很清楚,他要与病魔抗争,这一切我尽管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我的感情,但我在心里由衷的敬佩他,这是常人难以忍受的,郭院长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的生命已不在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所有的正骨人。 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和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敬爱的郭院长,我会沿着您的足迹,完成您的遗志,好好钻研业务。安息吧,敬爱的郭院长,我会常常想起您,想起您的话语和教诲,努力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让我们永远缅怀这位慈祥的老人,人世烟火沉浮,您一直在红尘中带我争渡,后生难忘,愿您在天堂安好!

 

贾海燕:2007年入职,2008年始护理郭院长

     我眼中的郭院长 -早上刚醒来,睡眼朦胧中手机上传来噩耗——429日早上529分,我们医院的老院长仙逝了,听到这个噩耗,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回想起护理老院长的点点滴滴,他的音容相貌、和蔼可亲的身影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2008年进入医院起,我从同事及领导口中及看的一些书籍中,了解了医院的发展史,也知道了郭院长的光辉事迹,心里一直很敬重这位老人,直到2008年,我被分到了VIP,有幸见到了我们的老院长,也有幸得到了护理老院长的机会,第一次见到郭院长,他因受帕金森症的原因,人很瘦弱,精力很差,平日里很少说话,但是一提到“看病、把脉”这些词语,立马就来了精神,他会颤抖着把手指做出把脉状,之后口中念念有词,像是说些药物的名称。病床上的郭院长显得很瘦弱,但病房中陪护他的女婿章书确说“老爷子年轻时可倔强了!”。一聊起老爷子的日常事迹,章叔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早已年过花甲,却不听亲人劝说仍坚持每日坐诊半日,给患者看病不论时间,诊疗完上午的病人已是下午23点钟,早已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他坐诊时,有亲戚或熟人来看病,他不顾亲人情面,让他去排队.......

护理老院长的日子越久,我越发明白,那不是倔强,那是老院长作为医者对“医者仁心”的坚守,他为了减轻患者的病痛忽视了自身的不适,他看病救人不分贵贱和亲疏,一视同仁。现在老院长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杨晓姣:201412月入职,20156月起护理郭院长

    第一次见郭院长是20146月,那时我刚转科到VIP,就有幸照顾郭院长,他平稳的呼吸,和蔼的面容,阳光正好照进屋子里,多么温馨的场景,令我至今难忘!当时在我的眼里,这只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和蔼亲切,而没有确切的认知,但当我了解了医院的发展以及郭院长以前的事迹,让我由衷的敬佩。作为郭院长的老乡,我不禁自责,这样一位医术高明,大惠苍生的先生,我竟到此刻才意识到!听着郭阿姨说着郭院长以前的事,笑容满面,张叔也时不时的跟我们聊起郭院长,平易近人,却也是倔强的老头……还记得201412月底那次,早上我刚接班,郭院长的血氧饱和度一直在70%~80%,大家都着急了,通知了大夫,护士长,连麻醉科的都来了,做好了气管切开的准备。痰液咳不出来,拍背、雾化都做了,吸痰管下不去,郭院长嘴唇也发紫,后来提议给郭院长多翻几次身,看痰液会不会容易咳出来,果然翻了两次身,郭院长嘴巴自己张开了,我赶紧将吸痰管插进去,大量的黄色黏痰都往外出,持续了几分钟后,郭院长面色缓和,血氧饱和度也达到90%,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安稳落地了!看着郭院长有规律的胸廓起伏,我不禁眼眶湿润,心中祈祷,郭院长一直这样情况稳定,多好……都说80岁是喜丧,可我们还是非常悲伤……您是一盏灯,照亮了正骨漫长曲折的征程。您把一生奉献给了医学,奉献给了正骨!我亲切和蔼的郭院长,愿您在天国安息!

 

历彦彦

    惊闻郭老院长仙逝的消息,心中很是悲痛,在护理郭院长期间,他都不怎么说话了,但是他心里是清楚的。2015年的冬季,他的病情时而好时而坏,我们护理部主任李海婷经常去看他。李主任每次来到郭院长床前都爱说,老院长,我是海婷,我看您了,给您汇报汇报医院的工作。郭院长本来闭着眼睛,听到这就睁开眼睛并且嘴里还恩恩的。很深刻的记得康复院区开业的前一天,李主任去看郭院长,她说,郭院长咱们康复院区明天开业,我给您汇报一下,听听您的指导意见。郭院长睁开眼睛说了声!”,尽管不是很清楚但是能听出来。他对正骨医院的建设始终萦心牵魂,因为他的心中时刻装着患者和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他的生命与他们紧紧融合在一起,用他一双奇妙的手,解除了多少患者的病痛,我们最敬爱的郭院长,他造福了无数人,功德无量,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师琳

    20164295:29分,我们最最敬爱的郭老院长病逝。听到这个噩耗,心里顿时空落落的,不由得感动惋惜和心酸。 现在回忆在护理郭老院长那段时间,无数的感慨。虽然我护理郭老院长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就那段时间和郭老院长及其家人在一起相处,感觉就像自己亲人一样。郭老院长是一位慈祥平和的老人,有时候他状态好的时候,我们就陪他说话,聊聊天,有时候他还会作出反应,其实虽然老人那时候不怎么说话,但他心里是清楚的。他最喜欢就是听我们说关于医院的事情,每次都是不声不响竖着耳朵认真听,嘴里不知还说些什么。最让我们敬佩的是有时候你会听到他嘴里说些什么,我们把耳朵凑到他脸旁仔细听后才发现他说的都是给病人看病,下药方的那些话。每次看到这样的他,都十分仰慕他老人家,但更多的是心疼,他老人家行医一辈子,为了我们正骨发展鞠躬尽瘁,辛苦了一辈子,到了晚年,虽病痛缠身却还心系医院。到现在那一幕幕还在我脑海里浮现着。愿老人家一路走好,您一辈子救死扶伤,做了那么多好事,到了另一个极乐世界希望您还能快快乐乐的。保佑您平平安安!

 

耿小静

    郭院长的离开让所有人都感到悲伤、惋惜,一个医学界的楷模,一个令人敬佩的长者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我很荣幸自己护理过郭院长,虽然只是短短的三个月,可留给我的确是终身难忘的回忆。2015年的1112月份,由于长期卧床肺炎又再次来搅扰我们的郭院长,持续一个多月的反复发烧,食物反流,肺里有痰,把郭院长折磨的更加憔悴,此时的他已经不知道怎么表达他的难受,我感觉那时的他就是一个需要被细心照料的老人,然而郭院长在和病痛做斗争的同时却依然关心医院的发展,那段时间正式我院康复院区成立的日子,我深刻的记得那天小郭院长来到他的跟前,轻轻的摸着他的手说,“康复院区开业了,今天早上大家一起把病人都接过去了”听到这些时郭院长慢慢的睁开了眼竖着耳朵听,大家都很开心,我心里由衷的佩服,此时的这位老人是如此的顽强,如此的关心医院的发展,我不禁反思是怎样的热情,信念能做到这样,终于在12月份中旬郭院长靠他惊人的毅力战神了病魔,病情慢慢稳定下来!郭院长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高云云:20149月入职,20158月护理郭院长

    29号大早上郭院长仙逝消息在各个信息群里都转发疯了,大家都在感慨、惋惜、伤心。对于护理过郭院长的我来说更是有许多感慨。失去他老人家不仅是我们医院的损失,更是整个中医届的损失。我记得郭院长在的时候虽说不能说话,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只要有他老人家在我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安心,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骄傲。 而我又特别幸运的护理、陪伴了郭院长3个月,第一次见的时候跟想象中的不一样、跟照片上的也不一样,说实话有点害怕,不知道该怎么护理压力也很大,但慢慢的就不怎么害怕了,有时候跟他说话他老人家都能听懂,偶尔也会回应一下,睁眼看看动动耳朵。有时候难受或郭阿姨不在的时候他老人家会哼哼的叫郭阿姨的名字……有太多太多的回忆涌上心头,总之只有一句话只希望他老人家在天堂一切都好,不再有病痛的折磨!!!

 

 

陈亚茹:20158月入职,20162月始护理郭院长

    经常听其他人讲或是在书上了解到有关老郭院长的一些事迹,对他的敬仰更是与日剧增。但是除了“正骨名医”“悬壶济世”等这些称号外,我感觉老郭院长还是一个特别可爱、亲切的人。比如说有时给他翻身的时候被我们吵醒的他会睁开眼睛瞄我们两眼再哼哼几声,像是责怪我们打断了他的美梦;还有一次我偶然在百度上看到对他的介绍,然后就大声读给他听,读到一半的时候一抬眼我发现他正眯着眼睛斜看着天花板很专心的在听自己的故事,我想他肯定也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和欣慰。     真的很荣幸能在他最后的时间陪过他,知道他不舒服的时候会喊阿姨的名字,知道他睡醒的时候会看着天花板沉思,知道他喜欢听我们讨论他过去的事情,也知道他是真的热爱自己的事业……     对不起,我们没有留住你!希望你在另一个世界再无病痛的折磨!老郭院长,您――走好!!!……

 

 

 

王源:20149月入职,20162月始护理郭院长

    我想称呼老郭院长为郭爷爷,记得看到郭爷爷的第一眼就觉得亲切。201621日到VIP,第一次见到郭爷爷,安静、慈祥、和蔼可亲,最引人注目的是郭爷爷的一双手,郭阿姨告诉我说是当年手法复位时在X光机下,被X线灼伤的痕迹。手法复位要戴铅手套,但是又不方便,一急就赤手上阵了!置自己于不顾,这我想用妙手仁心来形容郭爷爷;他用尽一生心血在医学上,不收受病人一针一线,这我想用德医双馨来形容郭爷爷;他不为利禄对病人一视同仁,这我想用悬壶济世来形容郭爷爷……对于郭爷爷,我的印象就是和蔼、慈祥,每次到交接班的时候,我们都会对郭爷爷说:“郭院长,我来上班啦。”郭爷爷眼睛顺着声音的方向看看你,一样是慈祥、和蔼的眼神……去护理郭爷爷的时候他已经不怎么说话了,只知道郭爷爷听到关于医院发展关于医疗建设的讨论就会睁大眼睛聚精会神,我想这是有对医疗多么热爱的人才会有如此深的感情。立身先正骨,正骨先正心,心正医德正,无私为人民。他一生荣获奖章无数,却从未因此而停止对医学对骨科的研究,这就是我们的老院长,我们的郭爷爷,如今看到社会各界为郭爷爷写的追忆录,就好像看到当年的郭爷爷一样!愿您在天堂继续行医,做您喜欢的事!

 

王秉妍:2008年入职,20115月始护理郭院长

    在护理郭院长时老人家那时候虽然已经不怎么说话,但是心里一直还是事事都为医院着想。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医院要停电一上午,由于郭院长一直长期卧床,痰液不易咳出,一直是靠吸出来的,我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我们给郭院长聊天时说郭院长:今天上午要停电您老配合一下啊。那天上午郭院长明显很少咳嗽咳痰,一上午竟然都没有吸一次痰。虽然不怎么说话但他内心还是挺清楚,不想给大家添麻烦。不仅是他的职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人品也我们的楷模。往事历历在目,好难过!!

 

张国飞     2014.92015.2

    《回忆中的老人》-在漫天飞舞柳絮的季节里,一位慈祥的老人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领域。留给我们的是一次次修改过的平乐正骨术,一篇篇对骨伤研究的著作。正是《简明正骨》《中医骨伤科学》《平乐正骨》等著作让中医骨伤科学教育走上了正规,也让这位老人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年轻的我虽然没和老人在一个时代,但对他的了解也丝毫不少。一篇篇著作,一条条创新改革,一台台成功手术,一件件工作事迹都深入人心。在传男不传女的年代,他就开始带异姓徒弟;在别人炫耀与大人物有所接触时,他却依旧默默的做自己的工作,在X光下拍片时,他却已经徒手为患者正骨了;灼伤的手背彰显着他对工作的热情积极对患者的认真和关心。在陪伴老人的时候他已经不说话了,但每当谈起医院发展时,聊起相关报纸时,他都睁开眼睛,似是询问,似是赞赏……回想至此对他的缅怀已然上升为无比的崇敬。崇敬一位长着,崇敬他的所做所为!虽然已逝,但他仍是我们的楷模!                                                   

 

李海婷

    郭老院长于200782日因股骨颈骨折住院治疗至今,ICUVIP的医护团队用心守护陪伴着我们最敬爱的人近9年,惊闻郭老的离开,每个治疗和护理过郭老的医护人员心中的有很多的依恋和不舍。

    回忆过去有幸和郭老接触的点滴,心中有说不尽的感动,他卧病期间虽然不能说话,但每天在正骨医院最高处观望正骨的天和云,感受正骨的情和真,他心系正骨、心系病人。每每探望抚慰他的头部或呼唤老院长、或向其谈起正骨医院的发展或汇报护理队伍的现状等话题时,他总会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或独特的表达予以回应,或抬起头、或睁开眼睛看您、或发出嗯嗯声、或鼓动双唇、偶尔发出不太清晰的声音、或动动手、或用力握拉。他是正骨的一座灯塔,他是正骨的定海神针,他是正骨的精神象征,他是了不起的伟人和神人

   我常对自己和有幸护理他的护士们说,能有机会常到郭老身边看看,能亲自陪伴护理郭老是我们一辈子的荣幸,能每天从郭老子女口中听听郭老的故事,得到郭老一家人的言传身教是我们一辈子的财富。郭老有时会给医护人员出点疑难考试题,大家都会很紧张、很忐忑,但每每站在郭老的床边,从他或安静或不适的身体上总能感到一股顽强拼搏和与病魔抗争的力量,郭老一次次饱忍身体各种病痛,用自己的贵体和坚毅的精神教育培养着正骨人,我们要以正压邪、要不危艰难、要用大爱和仁德、弘扬正骨医术。九年来他用无私的大爱培养提升了ICUVIP医护团队综合处置能力,培养出肺部听诊护理专家赵建梅,培养了一批充满爱心正骨护理天使,培养了优秀的护理员阿姨,创造了正骨历史上卧病九年无压疮及其他卧床并发症的奇迹。

   郭老卧病期间郭老每天按时坐起一个小时,每天耐心倾听正骨的故事,重病时转入ICU省内专家会诊后,大家共同祈祷郭老度过难关,28日上午我到床头对郭老说:郭院长我们一起加油,每次您都顽强挺过了,这次一定行,他神奇的发出“嗯”的一声,当时在场的各位都很惊讶,但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宝贵的生命。他曾告诫子女他走后一切从简,不收任何礼金,唯一心愿希望正骨每个人都好好工作,正骨的事业越来越好,难忘郭老的音容笑貌,难忘郭老凝聚大爱的眼神,难忘郭老的..

    

版权所有: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豫ICP备:10209990号-1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东花坛院区 电话:0379-63546550 (早8:00——晚10:00)63552222(全天)地址:洛阳市启明南路18号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  电话:0371-88820000(全天)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永平路100号(东风南路与永平路交汇处)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康复院区  电话:0379-63546999(全天)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启明南路233号滨河北路口

 
院长信箱:zgwl6699@126.com
 
院长信箱 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骨健康公众号
 豫公网安备4103040200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