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经过联系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急诊科,7月19日晚上经过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护人员在野外前期全力抢救的赵先生痊愈出院了。
事情还要从7月19日晚上塔西烧烤城说起,忙碌了一天的髋部损伤一科大夫马俊杰和科室护士郭沛沛、张芮正在吃饭,突然看到对面传来了“不行了!快快!”。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他们放下碗筷赶快过去。马大夫用力分开乱糟糟的人群进去一看,一大约60岁左右的男子躺餐桌旁一动不动,他周围的朋友们都手足无措。马大夫赶快上前摸脉搏没有搏动,摸颈动脉仍然没有搏动,呼吸也停止了,患者的朋友们着焦虑地问:“你们是干啥的?”马大夫说我们是洛阳正骨医院的,病人的情况十分紧急!患者的朋友说:“他就交给你了,你赶快救人就是了!”马大夫没等他们说完就开始了心肺复苏,郭沛沛让患者的朋友快速联系家属询问患者平时的情况,张芮在患者周边奋力推开乱糟糟的人群营造一个抢救空间。郭沛沛跪在患者身旁帮助马大夫做心肺复苏,对方家属的回过来的信息是患者平时有冠心病史。因为现场没有急救药物,马大夫马上指挥郭沛沛掐人中、劳宫等急救穴位,张芮这边联系120中心请求援助。3分钟后,患者恢复了心跳呼吸,患者的朋友惊喜地说:“活过来了!”,因为患者的心跳呼吸还不太稳定,马大夫他们继续进行巩固治疗。
120来了之后,马大夫、郭沛沛、张芮他们和120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接。患者握住马大夫他们手千恩万谢:“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洛阳正骨医院的医生救我,今天非撂倒在这里不可!”
目送远去的120急救车,马俊杰、郭沛沛、张芮他们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事后当和马俊杰、郭沛沛、张芮聊起事发当晚的经过时,他们还是有隐隐的后怕。在当今医患关系特别紧张的社会环境里里去做这样的事情,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首先我们的骨伤专科医院,实事求是讲对这类患者的急救不是我们的强项,第二患者不是我们的病人,没有治疗职责,第三救治场所不在医院。假如病人的救治没有成功,会不会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马大夫说当时真的来不及去考虑这个问题,假如当时再去和病人的朋友交涉这类问题,再去签署所谓的“生死状”,病人有可能会错过救治时机马大夫他们说当时就是一心考虑救人,哪有时间去考虑别的。假如因为救治病人造成麻烦,那是病人和家属的问题,我们的态度就是救人,救死扶伤使我们医护人员的天职!这几年社会上一直在探讨一个“扶不扶”的话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我们医务人员所能左右的,但是“救不救”是随时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事情,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我们之所以“做了好事还留名”,是想通过此举彰显洛阳正骨的胸襟,我们的心“正”了,胸怀的坦荡了,“救不救”就剩下“救”了。医护人员不救死扶伤,那还要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