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electromyogram,EMG)是指用肌电图仪器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形成的图形,对疾病的诊断发挥作用。

二、肌电图检查的适应症
患者出现肢体无力、肢体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适合肌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医生判断可能为周围神经损害、肌肉疾病等,需要肌电图协助诊断。

三、肌电图检查在诊断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1、区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损害。
2、如果是神经源性损害,那么肌电图可以对神经损害的部位进一步精准定位:
①脊髓前角细胞,如:脊髓灰质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脊髓脱髓鞘疾病等。
②周围神经疾病,如: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根压迫、急性感染牲多发性神经根炎、面神经麻痹等,肌电图可以定位具体是神经根?神经干?还是单支?或者是神经末梢?
3、诊断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等。
4、神经损伤的急性期,肌电图可以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
5、神经损伤的恢复期,观察是否有神经再生及恢复。如果神经再生顺利,那么继续康复治疗。如果肌电图检查发现神经无再生,或者长期停留于某一阶段无进展,则表明神经再生受阻,常需再次手术。
6、术前筛选动力肌、术后观察移位肌功能。由于神经受损严重或肌肉缺损,失去了直接修复的可能,常需进行肌肉移位等功能重建。术前肌电图检查可以客观了解肌肉的功能情况,有助于临床筛选动力肌和手术设计。术后协助临床观察移位肌功能,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四、肌电图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躯体运动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等。

五、肌电图检查的生理学基础和原理是什么
肌纤维与神经细胞一样,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属于可兴奋细胞。肌纤维总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产生兴奋而发生收缩活动的。肌电图检查正是基于以上生物电现象,采用细胞外记录电极,将体内肌肉兴奋活动的复合动作电位/引导到肌电图仪器上,经过适当的滤波和放大,显示在示波器上;然后通过分析电位变化的振幅、频率和波形等信息,以此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从而有助于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
六、肌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注意事项:
1、有出血倾向者:如患血友病或血小板明显低下或出凝血时间不正常者等,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查,可能引起皮下、或者肌肉内出血,需要谨慎评估。
2、严重高血压病、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由于肌电图检查会有一定的疼痛等不适感,所以需要评估病人能否承受。
3、是否需要空腹?肌电图检查不需要空腹,建议餐后检查更好。
4、晕针病史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查,需要谨慎;病人平卧位、餐后检查,会降低病人晕针的机率。
禁忌症:
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癫痫病史者,是进行“躯体运动诱发电位检查”的禁忌症!!
袁虎 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神经肌肉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