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获 奖 名 称 |
第一完成人 |
1 |
腰骶神经吻合改善自主性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实验研究 |
2002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马虎升 |
2 |
益气活血冲剂对创伤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00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
马克昌 |
3 |
壮筋活血汤防治骨性关节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2000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
郭建刚 |
4 |
颅环牵引下配合手法复位颈椎脱位并双侧关节突绞锁 |
2000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
周英杰 |
5 |
多功能头部固定牵引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2000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
常庚申 |
6 |
双腔气囊胃管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2000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
陈晚英 |
7 |
骨折病人专用服装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2000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
贾春霞 |
8 |
《平乐正骨》 |
2000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郭维淮 |
9 |
《腕关节损伤》 |
2000年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 |
闻善乐 |
10 |
《现代创伤与急救》 |
2001年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 |
王战朝 |
11 |
《踝关节外科》 |
2001年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 |
姚太顺 |
12 |
角度牵引法治疗退变源性颈椎病 |
1999年厄立特里亚国卫生部科技进步奖 |
鲍铁周 |
13 |
膝部肿瘤切除后带血管Π型骨移植I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功能的临床研究 |
2002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冯 峰 |
14 |
经皮钢针撬拨复位、鱼嘴钳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03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杨明路 |
15 |
《骨生理学》 |
2002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马克昌 |
16 |
《实用骨科护理学》 |
2002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何晓真 |
17 |
驻春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实验和临床研究 |
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古建立 |
18 |
平乐郭氏正骨外洗药“消肿活血散”的研究 |
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郭艳幸 |
19 |
屈曲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002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
郭艳幸 |
20 |
经皮植骨术治疗骨不连临床研究 |
2002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
周英杰 |
21 |
鹰嘴抓复外固定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
2002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
李跃先 |
22 |
丹参中丹参酮 Ⅱ A 受热含量降低的规律研究 |
2004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杜志谦 |
23 |
补肾中药复方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
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朱太咏 |
24 |
化岩胶囊治疗骨肉瘤实验与临床研究 |
2003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古建立 |
25 |
展筋丹的系列开发研究 |
2003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冯 坤 |
26 |
平乐活血止痛膏的研究 |
2004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马克昌 |
27 |
带蒂髂骨皮瓣移植治疗前臂骨与皮缺损 |
2004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石福明 |
28 |
颧骨颧弓复位钩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2004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曹向阳 |
29 |
黑膏药制作机的研制 |
2004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王苏静 |
30 |
髋臼发育不全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力学测定 |
2004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
马虎升 |
31 |
中医骨伤科发展战略研究 |
2005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
韩新峰 |
32 |
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研究 |
200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高书图 |
33 |
针刺内麻点用于手术后镇痛效应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04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常庚申 |
34 |
经皮钳治疗胫腓骨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与评价 |
2006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杨明路 |
35 |
优值牵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与评价 |
2004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鲍铁周 |
36 |
洛阳皮瓣、骨皮瓣技术的临床
应用研究 |
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程春生 |
37 |
前软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的实验研究 |
2005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曹向阳 |
38 |
可调悬吊式固定器研究和临床
应用 |
2005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周英杰 |
39 |
中医骨伤病证诊疗规范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开发应用研究 |
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
杜天信 |
40 |
一期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
2006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程春生 |
41 |
中药复方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
2006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冯 坤 |
42 |
撬式架固定治疗肱骨髁上尺偏型骨折多中心临床疗效研究与评价 |
2006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万富安 |
43 |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Broden位X线监控技术应用的研究 |
2006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
张 耘 |
44 |
中医骨科临床诊疗规范监控与咨询系统 |
2007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
赵移畛 |
45 |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
郭维淮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 |
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王战朝 |
46 |
人参皂苷Rg1对骨髓基质干
细胞分化软骨细胞作用研究 |
2007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曹向阳 |
47 |
中医骨伤护理规范的研究 |
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张淑卿 |
48 |
《肘关节损伤》 |
2007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
闻善乐 |
49 |
“洛阳正骨”文化建设研究 |
2007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杜天信 |
50 |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知及关节牵开成形器的临床研究 |
2008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刘又文 |
51 |
牵复三步法治疗环枢关节错缝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
2008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毛书歌 |
52 |
经跟距反弹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临床疗效研究与评价 |
2008年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
任志凯 |